“巍峨壮观的宝塔山,流淌见底的延河水”,神秘庄严的窑洞,连绵不断的黄土高坡,是我脑海中对延安最深的印象。近日在市社会组织的精心组织和安排下,我们一行40余人赴延安开展“追寻领袖初心 提升为民服务” 主题党性教育活动。九日下午我们怀着崇敬而又激动的心情来到延安市宝塔区委党校,带队领导市社会组织党委副书记戴德洪作动员讲话:学员们难得这次赴延安学习的机会,在这次短期培训学习中希望大家静下心来认真学、认真听、认真记,把延安精神学通弄懂带到自己的工作岗位,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用延安精神武装头脑,创新工作模式,按照“不忘初心、牢记使命”主题教育专题学习精神,树牢四个意识、坚定四个自信、做到两个维护。学习期间学员要严格遵守纪律不迟到、不早退、不缺课、有事请假,互相关心、互相帮助、搞好团结保安全,互相学习交流增进友谊。
宝塔区委党校领导侯雯出席开班仪式,并为惠州市社会组织党组织书记党性教育(延安)培训班授班旗。
授课老师王静主持开班仪式宣读培训学习纪律。
开班第一课,《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解读》中国延安干部学院教授何磊主讲。
 
十日早上八点集合,学员们统一乘车前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现场教学加仪式教学点,第一节课,《弘扬南泥湾精神》参观南泥湾大生产展览馆听讲解。
学员们在党徽广场重温入党誓词、集体合影。

第二节课《传承红色基因》参观学习延安炮兵学校旧址和中共中央干部休养所旧址听讲解。
下午课程《传承红色基因》现场教学点《枣园革命旧址》学习延安精神听讲解。
十一日,学员们统一乘车前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现场教学点,学习《追寻知青足迹》参观延安北京知青博物馆,《延续“二黄二圣”民族血脉》黄帝陵,延安历史记忆《情感教学》红秀《延安延安》。听讲解。
十二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现场教学点《延安革命纪念馆》寻访党中央在延安历史足迹,《王家坪革命旧址》听讲解学党史。下午学员们一起走进梁家河---教育基地,追寻总书记青春足迹,瞻仰伟人风采,感受革命老区人民质朴的风情。我们实地观看了习总书记青年时期在梁家河劳动生活学习的地方。
走进梁家河,我深切领悟了其中的大学问。“要为人民做实事!”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梁家河村当知青插队时就有的想法,他当年带领村民打坝淤地,打井抗旱,建沼气池,办铁业社、缝纫社、磨坊等发展生产,以敢为人先的作风和担当,推动梁家河村贫困面貌发生了变化。今日的梁家河,村中修起了柏油路,乡亲们住上了砖瓦房,用上了互联网,老人们享有基本养老,村民们有医疗保险,孩子们可以接受教育……一路上,我都是听着、看着、想着,热泪盈眶的感受着习近平七年知青生活的点点滴滴。我们在梁家河村史馆和知青窑前,在陕西第一口沼气池前,在至今仍发挥效用的淤地坝前,在总书记当年留下足迹的那些地方,倾听着总书记与人民同甘共苦、水乳交融的故事,倾听着总书记刻苦读书学习的故事,倾听着总书记艰苦岁月的历练故事。在梁家河村史馆,党旗前我们全体人员庄严宣誓,重温了入党誓词。我们的心灵受到了一次次冲击和震撼,得到了一次次洗礼和升华。学员贾中原、王有钱、郭成权、韩向前梁家河村委会合影

我在杨家岭、枣园革命旧址、延安革命纪念馆和王家坪看到了一幅幅珍贵的照片、一件件文物、一段段感人的故事,让我了解了“中共中央在延安十三年”的光辉历史。一座座狭小的窑洞里只有简陋的生活用品,曾居住过毛泽东、周恩来、朱德、张闻天、刘少奇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。他们在这里,运筹帷幄、决胜千里, 在这里他们写下了一篇又一篇决定中国革命方向、指导中国革命的光辉著作, 在这里领导指挥了全国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,奠定了人民共和国的坚定基石,孕育了永放光芒的“延安精神”,谱写了可歌可泣的伟大历史篇章。如今,见证了中国革命艰苦历程的一排排窑洞已经成为珍贵的历史遗迹,让人无时无刻不感受到它所流经的是怎样一段中国革命的峥嵘岁月,给后来人以警醒与力量。
在旧居前,我久久肃立,心情无法平静,我感受到老一辈共产党人对理想的不懈追求,对人民的无限深情,对革命事业的执着和****。延安之行,使我提高了对党的认识水平,更加坚定了共产主义信仰。我感受到了老一辈革命家为民族解放事业英勇奋斗、坚韧不拔的革命精神,感受到了老一辈革命家在艰难环境下为民服务、自力更生、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,进一步增强了我的事业心责任感,激发了我爱岗敬业的热情和干劲。习总书记当年在梁家河切身践行着延安精神,其中“心系群众、艰苦奋斗、敢为人先、一身正气”的品质在当今的工作中仍然具有指导作用。我们将继承发扬革命先辈光荣传统,弘扬延安精神,我们要像习总书记当年一样,把延安精神贯彻到实际工作中去。“不忘初心、牢记使命”,勤奋努力工作,为建设服务型“坚强、过硬的党支部、发挥基层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、不断创新,开拓进取,集中队伍学习培训专业知识,更好的为服务在惠务工流动党员、灵活就业人员以及农民工贡献力量。
参加市社会组织党组织书记党性教育(延安)培训班心得体会二
通过赴革命圣地延安、梁家河进行实地参观、现场教学和情景教学,使我心灵上受到震撼,精神上受到洗礼,思想上得到启迪,即日起,“惠豫中心”将组织中心流动党员“感悟《梁家河》 传承延安精神”集体交流学习。作为一名党员,我有幸深入梁家河实地参观学习。在梁家河学习期间,我们认真参观了习总书记当年插队时住过的窑洞、土炕和修建的陕西省第一口沼气池、知青淤地坝、村党支部及村史馆。通过这次学习,我有以下三点体会。第一,习总书记在梁家河做人做事处处都透露了一个 “实”字。我认为凡事必须实事求是,只有结合实际,才能真正做到好心办好事。看到当年习总书记打坝淤地的地方,感觉陕北跟我们陕南比,耕地少、农业生产条件恶劣得多。习总书记当年在解决这个困难的时候,就给我们树立了榜样,他通过因地制宜,从梁家河实际出发,带领群众通过打坝淤地,来增加耕地面积,减少水土流失,取得了很好的效果。我相信正是有了在梁家河的宝贵经验,让总书记能够“居高位而知基层,揽全局更懂细节”。作为一名基层党支部书记,我更应该踏踏实实的为群众、为流动党员、为农民工办实事,办好事,多为在惠务工人员服务,引导在惠务工人员、流动党员学法、知法、懂法、守法、不违法,积极参加公益活动服务社会,做遵纪守法的好公民。第二,工作必须真心实干,只有党员带头,才能真正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。想当初梁家河缺柴少油,燃料、照明、用水是生产生活最大的问题,习总书记就站在群众的角度,群众想什么,他就带头做什么,群众盼什么,他就带头干什么。于是他就带领村民打井,建了陕西省第一口沼气池、创办铁业社等,解决了群众生产生活用水、照明等问题。他也以“能吃苦,干实事”的党员干部良好形象,赢得广大群众的高度赞誉和真诚拥戴。“空谈误国,实干兴邦”,一定不能在群众面前夸夸其谈,说漂亮话,做表面文章。俗话说:村看村、户看户,群众看党员看干部;说一千,道一万,不如党员带头干。作为一名党员,今后,我们更应该在服务在惠务工人员、流动党员、灵活就业人员工作实践中,以在惠务工人员满不满意、实不实惠、来衡量和检验。
第三,我觉得做人做事必须实实在在,只有求真务实,才能真正树立党员干部的良好形象。据讲解老师所说,梁家河村在建大坝时,在水沟旁铲土是个苦差,习总书记总是会主动去水沟旁铲土。这虽然是个微小的细节,但却体现出习总书记做人做事实实在在的朴实品质。我时常在思考,我们党员的形象怎么树?威信从哪里来?去了梁家河,听了总书记事迹后,我觉得就是靠广大党员干部通过实实在在、点点滴滴的工作累积起来。我相信我们只要多吃一点苦、多受一点累,让在惠务工人员得实惠,农民工就会少一点愁、少一点难。通过学习习总书记当年在梁家河的动人事迹,更加坚定了我对工作的信心,真心服务基层、服务农民工这一理想信念,努力成为一名让流动党员、灵活就业人员、在惠务工人员满意的基层服务工作者。
惠州市惠豫公益服务中心办公室编辑
2019年12月16日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