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平等原则 在捐赠主体上,依据《公益事业捐赠法》规定,自然人、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均可进行捐 赠财产,用于公益事业。这也就是说,个人无论性别、年龄、国籍、经济状况、宗教信仰等 情况,组织则无论其是否具有法人资格,均有权捐赠。捐赠主体是多元的,捐赠是一项平等 的权利。
2.自愿无偿原则 《公益事业捐赠法》规定,自然人、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捐赠财产用于公益事业的,应当 自愿和无偿的;禁止强行摊派或者变相摊派。 3.公益原则 依据《公益事业捐赠法》规定,自然人、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向公益性社会团体和公益性 非营利的事业单位捐赠;而且其捐赠财产是用于公益事业;不得以捐赠为名从事营利活动; 公益性社会团体受赠的财产及其增值为社会公共财产, 受国家法律保护,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 得侵占、挪用和损毁。
4.合法与符合社会公德 《公益事业捐赠法》规定,捐赠应当遵守法律、法规,不得违背社会公德,不得损害公 共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权益。
5.国家鼓励公益事业捐赠 《公益事业捐赠法》规定,国家鼓励公益事业的发展,对公益性社会团体和公益性非营 利的事业单位给予扶持和优待。国家鼓励自然人、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公益事业进行捐赠。 对公益事业捐赠有突出贡献的自然人、 法人或者其他组织, 由人民政府或者有关部门予以表 彰。
|